野菜入菜
:2016/09/28
:尚层装饰
:1074 字号:小中大
著名的美食摄影家Andrea Gentl喜欢旅行,更喜欢做菜,她经常将旅途中发现的可以入菜的野生植物做成美食,这些美食不仅卖相好看、好吃,其实更蕴含了许多被人类丢弃的生活智慧。
上一代人在生活环境附近经常可以采摘的野菜,不仅好吃,也是一种逐渐被遗忘的生活智慧,更隐含了生态保护的审美态度。随著经济的快速成长,你可曾注意到我们餐桌上的食物、购买的食品等,随著全球化以及大型连锁店的设立,口味、食材,甚至饮食习惯都越来越趋同一致。
我们的日常饮食,几乎只集中在少数几种作物生产上,使得过去祖先们利用野生植物入菜的智慧,渐渐失去。全球化造成了我们的食衣住行趋同于量化,餐桌上的食材、身上穿的衣物、家中的用品设备与家具,出外使用的汽车、城市的大楼、乡村的景观,越来越相同。地域特色逐渐的消失,人们甚至无法分辨自己身处哪个地方。
所谓野菜指的是生长在田边地头、深山河谷中的农业方式所种植、自然长出来的野菜。“舌尖上的中国”红遍了中国,其实这部片中不只谈美食,更将环境生态、人文历史透过野菜入味等题材深入人心。野菜食谱就是善用了古老的智慧,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尊重土地伦理、代代相传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智慧具体表现美食上,更把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透过吃发扬光大。
因为地域生态、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的不同,世界各地民族都有自己有趣的野菜食谱。野菜入菜不仅让人类吃的文化更多元、更多趣、粮食的缺乏问题得以纾缓,还能保护地球物种的多元性、对抗全球变暖、让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加稳定。
物种多样性是保障我们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地区性的野菜由于适合当地的风土气候,不需喷洒农药、施肥等高度维护与管理的施作,就能长得健康而茂盛。例如北方春天民间常采食的荠菜、香椿。说起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的野菜,许多人立刻可以列举出石耳、地耳、绿菜、苕菜、马兰头、蕨菜、鱼腥草、马齿苋、小叶灰藋等,这些野菜可以是川烫、炒蛋、炒肉丝、煮汤、凉拌,甚至茎部还可榨汁及做生菜沙拉,口味特别、好吃又能维护生态环境。
野菜入菜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一种对大自然礼赞的方式,更是保护我们日益严峻的农业环境最佳的实践。生态保护不是高深的学问,不是形而上的观念、更不是一种口号。拒绝采购那些需要高度维护、喷洒农药、过度施肥才能长好的蔬果,多食用这类的蔬果将助长土壤的贫瘠与地下水的污染。我们要积极提倡工业革命前,人类耕种的生产方式,重视土地伦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共存的农业方式。生态保护需要从从生活哲学、对美食的审美态度彻底的改变。
分享 :
x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