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70-0986

董功:建筑归于生活

:2016/09/28:尚层装饰2916 字号:

在直向建筑的工作室二层,笔者开始一段与董功的面对面交流:经过7年至8年的独立建筑实践之后,对建筑和建筑师有哪些新的理解和思索?

直向建筑位于一栋并不张扬的小楼里,工作室入口的玻璃墙内摆满了建筑模型。笔者推门向里,沿左手边的楼梯径直上到二层。细长的通道也被模型占领,另外还有随处可见的画——实际上是建筑草图——足以被当做建筑手稿珍藏。草图的作者董功,是直向建筑的创立者,也是目前中国设计领域最活跃的青年建筑师之一。


尚层装饰高端访谈人物董功


采访当天,一身黑衣的董功手握一杯咖啡,坐在桌子的把角处,十分平和地讲述着建筑实践道路上的经历,整个过程好像在述说故事,自始至终没有用任何建筑理论来标榜自己,这与其建筑作品流露出的质朴和安静十分契合。

外面的生活

与董功的对话从十多年前的留美之行开始,这段经历为后来的实践之路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在那个中国经济发展刚刚起步的时期,出国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挑战语言、文化,甚至自己。但出国的决定对董功来说似乎十分自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的好多朋友当时都已经出国了。”于是,清华硕士毕业后的董功,选择奔赴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学院,在那儿取得了另一个建筑学硕士学位。

董功获得了伊利诺大学德高望重的亨利·普卢默(Henry Plummer)教授的赏识,他在“封山”后破格录取董功为自己的研究生。亨利·普卢默对董功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董功对此表示:“他对我的帮助直到现在都还存在。”

毕业之后,董功先后在芝加哥的Solomon Cordwell Buenz & Associates、纽约的理查德·迈耶建筑事务所(Richard Meier & Partners)和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Steven Holl Architects)工作,直至2007年回国。然而,当被问到及多年海外经历的影响时,董功却有另一番感悟:“出国对我来讲,相对于专业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对生活有了真正的理解,这很关键。因为在那儿(美国)会遇到很多熟悉环境里遇不到的事情,从而让人理解‘生活’究竟是怎么回事。”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

▲天津西青区张家窝镇小学,2010


身处有差异的文化氛围,面对不同的社会观念,经历了四处碰壁的阶段,董功开始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把这种思考带入建筑的创作过程中。“我觉得,其实建筑师也是这么一回事。比如,一个好的建筑师需要有艺术的感觉,还需要理解如何看待事物、如何看待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出发点的高度决定了人最后能够走多远。而出发点的高低,以及人如何认识世界与周边环境,都与人的经历不无关系。”集合了丰富人生经历的个人化理解首先影响了建筑师,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建筑。

艺术是建筑的永恒价值

“当时,我就是强调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我经常说,不要谈那些天花乱坠的东西,先把最基本的东西做好。这也跟我当时的感受有很大关系。”

2007年,回国进行独立建筑实践的董功带着满腔热忱被泼了一场十足的冷水。当时国内的建筑行业整体水平较美国有些差距, “概念”大于实质,故弄“玄虚”似乎成为向文化靠近的手段,然而最后的竣工现实却相去甚远。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功开始呼吁理性、呼吁解决实际问题、呼吁建筑师的责任感。经过7年到8年的独立实践,董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他当初的立场至今仍旧没有改变。但是,随独立实践带来的全方位的视角,使董功产生了一些关于建筑价值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

▲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2013年


提到建筑的价值,董功认为其核心价值——或者说其最永恒的价值——是与艺术和情感有关的部分。“发现并解决问题,现在看来算是建筑的起点,不能忽略。建筑由很多部分组成,有工程部分、有社会学的部分,以及气候、环境、人文等各种其他因素。但是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建筑之所以对社会、对人有意义,还是由于它和情感相关的成分。”

基于对自身和建筑的尊重,以及对艺术的探索,董功一直对项目的类型和规模进行控制——多为公共建筑,对大规模并不追求,严谨地控制建筑的完成度。在他看来,直向建筑的设计团队不讲求“高产”,而重视为建筑注入独特的体验和价值。因此,每个项目董功都亲力亲为,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反复探讨和推敲。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

▲鲅鱼圈万科品牌展示中心,2013 年


他把保留这种工作方式的直向建筑比喻为一个“作坊”,或“艺术家工作室”,并解释道:“我跟团队在工作上的关系,更像是师傅和徒弟。”在交谈过程中,一个董功一带而过的词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建筑设计是门“手艺活儿”,除了技术上的纯熟以外,还需要建筑师的智慧和修养。

个体情感的表达

聊到这些年国内建筑行业的改观时,董功认为离不开“土壤”的变化。年代的更替使得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建筑师“显露”出来,意识形态压力变小更利于建筑师个人情感的表达。

董功说:“建筑师不再需要在某一个战线上、某一个旗帜下,或某一种说法里,而逐渐变得越来越个人化,越来越在乎和强调自我对设计的感悟。当然这个关注点和感悟仍然是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只不过每个人越来越具体。我认为这是好事。”这种改变并不是形式层面的设计语言,“无论是时代还是人所处的环境,对建筑师的影响最大的,是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对非常形式化、文字化的设计套路的回应”。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三联海边图书馆

▲面向大海逐级抬高,是为了让人在室内的每个位置都能看到大海


他坚信建筑师的“时代嗅觉”应该敏锐,对当前的时代有独特的观察并能够以个人情感的方式表达。这种表达并不一定要以“传统”或“民族”的标签标榜,从某种角度来说,过度的“文化标签”是一种“无力”的体现。

然而,当我们聊到建筑发展的共同特征时,董功认为目前还不到总结共性的时候:“现在我们还在路上,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再过10年,甚至20年我们回头看,或许能看出一些东西。”在此期间,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应当带着足够的自信完成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最终的意义自然会显现。“因为国内这些建筑师终究都是从同一个文化脉络里发展出来的,到了一定阶段,我相信里面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它需要以不同的、有个体情感的方式呈现,我认为那才是‘有高度’的群体现象”。


还在这条路上探索的董功,乐观而谦逊。没有过于宽泛或宏大的目标,他在自己认为对的路向上,扎扎实实一心实践。直向建筑最近完成的两个项目——三联海边图书馆和重庆桃源居桃园公园社区中心都是坐落在自然场地中的房子,却显现出两种不同的“环境关系”处理手法。对此,董功表示:“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对这两个项目来说都很重要,只是因为它们所处的具体地点不同,所以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

三联海边图书馆——“放在那儿的一块石头”

海边图书馆位于中国渤海湾的海岸线上,在一片空旷的沙滩中,距海很近。董功对大海的印象可以用“纯粹”和“原始”来形容,大海是气场宏大的自然景观,具有强烈的心理震撼力。就建筑环境而言,大海极其特殊,毕竟它的尺度足以吞没一座城市。因此,海边图书馆只是这巨大的画幅中微小的一角——就像被极力放大的画作局部,其细节模糊、抽象,甚至是均质的。

董功说道:“海平线、天空和沙滩都太抽象了,那两公里长的沙滩看起来都一样,沙滩前面的那片海似乎也一样。所以,这个环境没给我提供任何理由在建筑上做过多的动作。一个简单的方盒子,是最纯粹的。因为在均质的场地条件中,建筑反而无法表达它和某个具体的坐标点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图书馆就像是一块放在沙滩上的石头,你可以左右移动它。在这里,图书馆跟场地的关系,是 ‘放在那儿’的关系。这是我在潜意识中对那片场地的判断。”


尚层装饰别生活图书馆建筑

▲借助建筑不同位置和形态的开窗,引入不断变化的自然光线。这是图书馆建筑非常有趣的一点。


海边图书馆最终确实呈现为一个方正的盒子,水平地“摆放”在沙滩上。游客从远处走来,穿过一片没有“道路”的沙滩到达建筑跟前,这是董功的特别计划——在没有特别限定的环境里,也不对人的活动路径做出限定。而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海平线对建筑体高度进行不断地切分。于是,方形的建筑与海平线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几何关系。

虽然这个“盒子”是独立的,但盒子开启时,阳光和空气都能充分注入。建筑内部的阅读空间、冥想空间和活动室,都因此产生了对自然的“限定”。被限定的自然不再无遮拦地被呈现,而与功能产生一定的结合:弧线形的屋顶暗示着空间的方向,阅览室中半透明的玻璃砖营造出阅读所需的漫射光环境;冥想室中“听海”而不“观海”,从狭长的条窗中投过来的“光带”带有一丝神圣意味,引发人对时间意义的思索;狭窄的风道不仅满足了空气流通的要求,也为自然光提供了通道——光线由此投射到室内,形成星星点点的浪漫光斑??董功以丰富的设计手法组织了光和风进入室内的方式,它们和空间一起诠释着设计主题:建筑与场地,即大海的相互关系。

桃源公园社区中心——“随着山势走,没有边界”

和海边图书馆不同,桃源公园社区中心有十分具体的条件——山。虽然尺度也很大,但变化也更加复杂。山的每一条等高线都非常具体,“场地条件可能每过20米就不一样了”。在这种环境中,董功更多地把建筑当做山体的一部分来看待:“在这座建筑的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山的走势设计。建筑的轮廓线与山的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吻合。只不过建筑呈现出的形是折线,以人工的折线方式而不是自然的有机线条方式。建筑和山连成一条‘能量的线’,这是我在处理建筑和山的关系时的想法。”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桃源公园社区中心

▲建筑随着山体起伏,与山和植被共同勾勒出自然的轮廓线。


这里提到的“折线”不仅指建筑外立面,更指向那个连续屋顶。站在远山上,人们基本上只看得到这个屋顶。屋顶的绿化和从建筑中间蹿出来的树,把建筑掩盖在绿色植被的肌理中,巧妙地“隐藏”在山峦之间。

社区中心的屋顶大致是一个环形,围合出中央的活动场地,连接起三个功能区域——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社康中心。对于空间的组织逻辑,董功是这样阐述的:“这三个区域实际上是分开运营的。如果把建筑屋顶掀开,这三个房子就是相互独立的。但是现在,它们被一个连续的屋顶连在一起。凡是房子之间的屋顶有很大的洞口,树从中间生长而出。建筑群围合而成的中庭,是提供给使用者的活动场所。”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桃源公园社区中心的建筑草图

▲桃源公园社区中心的建筑草图。


在聊到“开洞”和“可穿越”的部分时,笔者观察到,这个建筑有相当强的通透感,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开放空间和廊道随处可见。对此,董功解释说:“实际上它在表达两种关系:一方面是从人的活动角度来讲,另一方面则是从建筑和自然的角度来讲,这里没有封闭的界线,相互之都能够彼此渗透。”


尚层装饰别墅生活桃源公园社区中心建筑立面

▲建筑的平面和立面上都满是开洞,使人可以通过、视线可以穿梭。空间层次变得丰富起来。


而谈到人,社区中心同时服务于桃源公园和旁边的社区,游客和居民都可以来这里活动。所以董功为建筑留出了许多洞口,其目的是“希望来自各个方向、不同人群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建筑内外随意穿梭。这些洞口的尺度不是一个窗户而已,而是人能够直接穿过去的。这样一来,这座建筑就真的没有明确的内外之分了”。穿过洞口的除了人,还有植物和光线。树从建筑的底部伸长 “脖子”穿过洞口,阳光也从这儿照射进来,在对面的墙壁上刻画出洞口的影子。人们处于一个人工的构筑物中,却随时可以触摸到自然。“其实这种关系很有意思,感觉距离自然很近”。

在采访的最后,董功基本上在憧憬几年之后这个建筑的样子:小树长成了大树,藤蔓植物爬满了墙壁,甚至翻上了屋顶,大片的银杏树在秋天变得金晃晃的?这个建筑最好的状态,就是再过几年,它在自然之中若隐若现,甚至不见了。
分享 :
x

微信公众号

  • 在线咨询
  • 预约设计师

    免费预约设计师

    已有1669位别墅大宅业主获取报价

    *
    *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免费咨询热线

    400-870-0986

  • 预约看工地

    免费预约看工地

    已有1669位别墅大宅业主获取报价

    *
    *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免费咨询热线

    400-870-0986

  • 获取报价

    免费获取装修报价

    已有1669位别墅大宅业主获取报价

    *
    *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隐私将被严格保密

    免费咨询热线

    400-870-0986

  • 咨询热线
    400-870-0986
    400-870-0986